轉(zhuǎn)載▼
今天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在應對新冠狀病毒的同時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如何有效利用、安排(結(jié)構(gòu))驟然多出來的時間?心理學家伯恩的“人際溝通分析學”理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人是存在于時間之中的,人與人的關系一樣,也存在于時間之中。所以,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如何處理生活、工作和關系的問題。
三、消遣(Pastimes)
伯恩認為,消遣與儀式有相似之處,但不像儀式那樣可預測。消遣帶有一定的重復性,人們常常用閑聊的方式消遣,而在一個不太熟悉的群體聚會中,因為沒有特定的目標,人們往往用閑聊一些輕松話題的方式消除緊張、打發(fā)時間以相互提供安撫。
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人們在虛擬空間中所花的消遣時間極大地增加。其好處是更方便人們的消遣,而弊端則可能是放任自己的自由兒童自我狀態(tài)或反叛型兒童自我狀態(tài),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攻擊甚至造謠中傷等。從而不僅無法得到積極正面的安撫,反而會給別人并最終也可能給自己造成傷害。
當前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網(wǎng)絡消遣,這時的主要問題就是:我們與人在網(wǎng)上交流時,更多關注和討論什么樣的問題?是只聚焦負面信息還是同時也搜集可以幫助我們抵御病毒的科技信息?是只關注病毒發(fā)展情況還是同時也關注病毒之外的更廣泛的內(nèi)容(如利用這段時間擴大知識面,利用網(wǎng)上各種學習APP和公開課去提升自己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還是那句話,如果想要自救,就要在現(xiàn)有條件下盡可能避免耗能,而節(jié)能自救還會有一個更了不起的副產(chǎn)品,那就是:節(jié)能成長!
因為在建設性應對病毒及其系列連鎖反應(返程問題,大學生面臨的遠程教學問題,工作人員在家里還是單位上班的問題,孩子的陪伴問題,老人的照顧問題)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qū)⒃诰W(wǎng)上的消遣、閑聊化作類似豆瓣小組那樣的對各種經(jīng)典的閱讀以及對現(xiàn)實問題進行建設性的討論與分享,我們一定會收獲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
四、 活動(Activity)
伯恩所提到的活動主要是指工作。人們?yōu)榱艘粋€工作目標而從事某種活動,過程中通常會集中注意于當下的事情從而緊密合作以達成目標。所以,說到活動或者工作,一定會涉及到合作。由于活動具有處理現(xiàn)實問題的功用,并且會獲得各種報酬以及得到別人的贊賞等安撫,因此活動是最為一般人所喜愛的一種安排時間的方式。
活動中人們通常會更多使用成人自我狀態(tài)?;顒又兴玫降陌矒釘?shù)量與質(zhì)量往往取決于活動的目標。如果我們的目標有意義,尤其是我們的工作符合我們的興趣甚至是天賦,那活動過程本身就可以提供很多安撫,而活動的良好結(jié)果則是錦上添花了。
現(xiàn)在我們遇到的問題是,由于病毒的原因,我們很多人不得不在家里工作,與同事之間無法進行面對面的及時交流與溝通,即使網(wǎng)絡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這種有距離限制的活動至少在開始會對合作產(chǎn)生一些消極影響。
因此,如何處理在家辦公所導致的合作不暢問題,以及如何僅僅通過網(wǎng)絡而實現(xiàn)有效交流與溝通,從而合作完成工作任務就成為我們目前要處理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個可以參考的建議是:我們要在家中為自己設置一個會產(chǎn)生恰當條件反射的工作環(huán)境,包括時間和空間的設置。固定的時間(就是通常的辦公時間),在固定的地方(書房或者餐桌上的固定一角)。然后穿戴整齊,到了上班的時間就坐在固定的地方,如果家里有學齡孩子,也如此要求他或她,這樣一個星期下來,就基本可以形成條件反射了,到點就各就各位,開始自己的“活動”(工作或者學習)。一段時間下來,因為你們的榜樣,你們的孩子也會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
而在領導在網(wǎng)上布置任務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先確認問題,搞清楚究竟需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在這個前提下,再與同事交流溝通,合作完成任務。
學生也一樣,很多大學生目前面臨接受遠程教學的問題,這是鍛煉自律的重要時機。同理,要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自己的學習,此外,還要制定特別的學習計劃把原先感覺有難度的課程——如高數(shù),外語等——在這個難得的時間空擋中加以有效解決。
伯恩社會時間中的“游戲”說,主要針對溝通中的問題,這里省略,而他所談到的有關社會時間中的“親密”問題,我會在以后專門談。
以上是從伯恩理論的框架出發(fā)談分解并有效利用我們當下的時間——某種意義上,是突然“多出來”的大把時間——以期在日后某一天回想起這段日子的時候,可以欣慰地對自己說:我沒有虛度那段時光,我正是從那段非常的日子中學會了如何高效結(jié)構(gòu)(安排)自己的時間并從中收獲了特殊的成長!
特別說明:這篇文章主要參考了我與瑞典督導室歐嘉瑞合著的《人際溝通分析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感謝歐嘉瑞先生當年對此書初稿所做的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