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寒假生活異乎尋常, 不少學(xué)生變得焦慮、恐懼、憂郁、易怒,這些屬于疫情下的“心病”,需要加強自身心理調(diào)節(jié)和疏導(dǎo)。
雖然我們無法成為“逆行者”奔赴抗疫前線,盡己所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卻也是一種擔當。
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同學(xué)略感焦慮,或苦悶,或煩躁,或孤單,或無聊,或無奈……每天看到網(wǎng)絡(luò)上的疫情信息和不斷上升的確診人數(shù),變得有些草木皆兵,坐立不安,不斷回憶著前一陣兒都去了哪里,接觸過什么人;精心設(shè)計的假期生活和外出計劃被破壞,一下子不知所措,失落又無奈;原本以為終于過上“吃了睡,睡了吃”的“幸福生活”,卻由最初的新鮮開始變得有些無聊,不知被迫延長的假期要如何度過;每天熬夜刷手機,摘下聯(lián)機游戲的耳機后,頓感索然無味,眼望天花板失眠到天明;與父母朝夕相處,卻開始矛盾重生,家里火藥味正在彌散開來…
在這個特殊時期,外出確實有些冒風險,暫時留在家里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即便宅在家,我們依然可以找到調(diào)整情緒的辦法,也依然可以讓居家生活過得快樂而有意義。比如把放下許久的愛好拾起來;比如把電腦里的老照片進行整理歸類,拾起曾經(jīng)的時光和回憶;比如制訂一個觀影計劃,每天看一部電影并做些觀影筆記,或許未來還能用于某些課上的分享;比如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小物件;比如每天10分鐘的時間靜心冥想;比如每天運動30分鐘;比如和家人一起包餃子……把注意力集中于當下正在做的事,也是調(diào)節(jié)情緒的好方法。同時,也請大家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有研究表明當我們過多沉溺于內(nèi)容時,會在停下來時感到更加無聊和沮喪,而忘記了生活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