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已久,喜迎相逢。在學校周密部署下,即將回到日思夜想的校園,見到熟悉的笑臉,和那掛懷已久的一草一木。
想到復學在即,時常體驗到焦慮、緊張、恐懼、悲傷、煩躁的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
首先,我們要接納自己的情緒。適度的焦慮有助于我們提高對疫情的警惕。因此,我們不必刻意壓抑或完全否定這些負面情緒,一味地抗拒情緒只會使自己更加沉浸在負面思維和情緒中。同時,大家也要保持自我覺察,負面情緒一旦過度甚至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心理健康,必須引起重視,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其進行調節(jié)。
研究表明,宣泄壓力帶來的情緒體驗,能夠減緩這些事件對人的消極影響,從而增進人的身心健康。反之,則會減低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另外傾訴、運動、聽音樂、唱歌等都是一些宣泄的方法。
開學后,可能很多同學既渴望與同學無所顧忌地交流又有點擔心會被傳播病毒。其實,這種擔心不僅特別正常,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正是因為擔心,我們采取各種防護措施保障自己和別人的安全,有效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焦慮,為我們帶來安心的感覺。其實,人與人之間除了面對面的交流,還有更多的交流方式,例如,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張溫馨的小紙條,一個贊許的大拇指,一個善意的幫助……雖然微笑被口罩遮住了,但溫暖不會,雖然人與人的空間距離看上去遠了,但心仍然可以很近。
歡迎同學們歸來,帶著輕松的心情,帶著輕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