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長假臨近尾聲,同學們即將回到自己的學習崗位。節(jié)后的我們該如何調節(jié)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
設置作息緩沖期提前走出舒適圈
長假結束,人們需要離開悠閑舒適的氛圍,立刻回到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慣性”,會感到很不適應,從而產生對上學的不適感,甚至還會出現抑郁、焦慮、心悸、失眠等問題。這時大家應提前調節(jié),主動適應,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意識到這些癥狀是人們重啟學習狀態(tài)時自然產生的,接納這個重啟的過程,不要對自己的狀態(tài)有過多的苛責。
順應身體調節(jié)奏盡快調整生物鐘
長假期間,人們往往會打亂平時的作息時間,生活失去規(guī)律,因此容易在節(jié)后出現失眠、早醒,以及情緒低落、精神不振等情況。這時,我們應盡快調整生物鐘,按照原來正常的上學節(jié)奏來安排作息。建議按照身體時間節(jié)律來安排作息,讓各系統(tǒng)能夠恢復正常運行的節(jié)奏。
適度運動消疲勞始終保持精氣神
春節(jié)長假期間,人們往往會增大飲食上的攝入,再加上疫情的影響,運動量大幅減少,其后果不僅僅是“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這么簡單,人們的“精氣神”也會受到影響,整個人變得“懶懶的”。因此,節(jié)后要逐漸恢復運動,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同時增強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另外,運動還可緩解抑郁和緊張情緒,對適應忙碌的學習以及減掉“過年肥”大有幫助。不過,節(jié)后恢復運動切不可急于求成,需對運動量有所控制。目前,受疫情影響,運動場所相對受限,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大家可以選擇瑜伽、跳繩、健身操、太極拳等對場地要求較少的運動,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運動強度、提升體能。
(21級心理咨詢1班嚴丹摘自https://ml.mbd.baidu.com/r/AUy3tLkglW?f=cp&rs=2236582925&ruk=V72fPaRoK1YWIpoPRhoTdA&u=8a660f79e9a83db0&urlext=%7B%22cuid%22%3A%22ga2I8_iE2tlja28Qliviij8LH8gWiv81guSOfgOgH8K70qqSB%2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