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呢?一面鏡子,三個“三”。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三個“觀”:世界觀、人生觀和法觀(辯證法)
世界觀是一個總開關。一個是世界觀,一個是辯證法。怎么看世界?人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一個人只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他有目標,他愿意去努力。
在生活達到小康以后,幸福是自己的一種心態(tài)。你認為幸福,它就幸福,你認為不幸福,它就不幸福。
人對社會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人是樂觀的,他永遠用正面的、積極的態(tài)度看世界,看出來的世界非常好;一種人是用悲觀的、消極、負面的態(tài)度看世界,看出來的世界是黑暗的。其實世界是一樣的。
現(xiàn)在處于社會變動時期,很多利益在調(diào)整,不穩(wěn)定、不平衡的事太多了,就看你怎么看。如果這個人悲觀地看世界,天天都能生氣,從早到晚,每件事都能活活把你氣死,值得生氣的事太多了。相反呢?要是樂觀得看世界,說實話,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是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代,國家經(jīng)濟、政治、軍事、外交、人民生活從來沒有這么好過。如果你要想高興的話,樂觀看世界,從早到晚電視、廣播每天都有好消息,你可以從早高興到晚上。
三個“正確對待”: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
人最難的是正確對待自己。一個人要對自己的定位定準了,什么事都好辦。要到位,一個人的定位不能越位也不能錯位。不到位自卑不行。越位了自負也不行。如果要做到自己正確定位,那么沒有什么事做不好的。對他人充滿關愛,你愛他人,他人幫助你,對社會充滿感激之情。一個人不關本事大小,社會給予你的永遠超過你給予社會的。
人要保持三個快樂
三個“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為什么要助人為樂,人生最大的快樂:助人,幫助人的過程,凈化靈魂,升華人格,助人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我管的病房里經(jīng)常住著一些大款,我經(jīng)常勸他們,有錢千萬不要吃喝嫖賭,吃喝嫖賭,得了愛滋病,死得更快,還沒有藥治。有錢趕緊捐給希望工程,把錢給老少邊窮地區(qū),他們高興,你高興,全社會都好。
助人為樂,有的人說:“我可幫不了人,我沒錢,怎么幫人?唉,你看某人比我更有錢,他地位還更高?!蔽艺f:“你可別這么比,這么比會氣死人,他錢比你多,可是他風險比你大,他地位比你高,他壓力比你大,事情是一分為二的,所以知足常樂?!?/DIV>
還有一個自得其樂,就是倒霉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倒霉的時候怎么還快樂?人生是“風水輪流轉(zhuǎn)”,本來世界上,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有一個人永遠走運,沒有一個人永遠倒霉。巴爾扎克講過:“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蹦悻F(xiàn)在倒霉,意味著光明就在前面啊,所以你要自得其樂。
比如今天高興,全身都很輕松,走到馬路上看到陽光明媚,藍天更藍,空氣很清新,滿大街的人都很高興。其實自己高興就感到世界很美好;自己不高興啊,心里很難受,就是山光水色你也欣賞不了,山珍海味也沒有什么味道。即使躺上一張最好的床,高級席夢思床,一萬多遠錢一張的床,躺上去翻來覆去整夜做惡夢也不行。心情不好,多好的東西都不行了,實際上就是這樣。心情好一切都美好。
杜甫講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被B多好啊,為什么流淚,心驚肉跳呢,因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打仗的情況下,家里親人死活都不知道,一看到花鳥只能更傷心。就是說自己心態(tài)不好,一切都很灰暗。
禍福相依存,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所以要保持一個永遠快樂的心情。一個人的心態(tài)好,世界上一切都變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