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曾說“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命運(yùn)有時就像一條三岔路,真正的光明所在反而是你面前的那堵墻。人生有時需要在逼迫與壓力中前行,就如同種子被禁錮在土地,才會努力扎根破土成苗。當(dāng)你面對一條死胡同,你應(yīng)該高興,踢開這道障礙,會看到不一樣的風(fēng)景。正所謂,沒有退路,才是最好的出路。
一、所謂退路,是懈怠的借口
電影《霸王別姬》中說“不瘋魔,不成活”,人都需要逼自己一把。嚴(yán)于待人,寬以律己,人性使然。我們總是習(xí)慣于偷偷給自己放水,為自己的平庸找借口。懶惰是人類本身自帶的因子,我們總會在該努力時狠不下心來,然后看著退而求其次的退路安慰自己說這是最好的歸宿。成功對每個人來說機(jī)會均等,優(yōu)秀也不是天賦。你舍不得為難自己,那上天就會為難你。
所謂退路,都不是最好的路,當(dāng)你給自己留退路,也就意味著你對自己缺少信心。退路其實是一種分心,與其考慮退路,倒不如把功夫用在努力上。退路雖然看起來不費(fèi)力氣,但之后你要費(fèi)更大的力。
退路都是自我安慰,你從退路中省下的力氣早晚會以另一種方式加倍地付出去。
二、盡力而為不是全力以赴
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差很多。給自己留后路是盡力而為,不是全力以赴。但人生更多時候需要的是全力以赴,而非盡力而為。
草原上奔跑的獵豹只有全力以赴才能逮住獵物,盡力而為的速度只能讓他們餓肚子。在該用力的時候,選擇全力以赴,不要盡力而為給自己留余地。在活著的日子里,揮灑過,奮斗過,拼搏過,才能不留遺憾。
人跟人之間,在智力方面的差距寥寥無幾。天才只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大家都是普通人,但就是這些普通人卻也有著千差萬別,有人窮困潦倒,有人意氣風(fēng)發(fā),有人功成名就,有人一敗涂地,人生的無限種可能不過就是全力以赴與盡力而為的差距。
三、沒有退路,反而會找到出路
老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只有孤注一擲,才能起死回生。
韓信曾背水列陣,萬余士兵前臨大敵,后無退路,拼死奮戰(zhàn)。金庸也曾為寫完《連城訣》,與報社簽訂連載合同,規(guī)定每天的完成字?jǐn)?shù),違約賠償,當(dāng)你斬斷自己的退路時,你才能心無旁騖的前行。當(dāng)你沒有了保底的溫床,你才會更加努力的向上攀登。
沒有退路,你才能找到出路。退路就像黑夜中的霓虹,當(dāng)你被他晃了眼,那你就永遠(yuǎn)發(fā)現(xiàn)不了天空中閃爍的星。
“置之死地而后生”,草原的野草經(jīng)過烈火的焚燒才能長得更茂盛,人只有避無可避退無可退,才能激發(fā)出最大的潛能。
沒有退路,就是最好的出路。古詩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山窮水盡處才能看到桃源仙境。
本文摘自https://www.360kuai.com/pc/96c907e7e45ac4c32?cota=3&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