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大队楼凤论坛导航_2025小姐威客信息_修车大队楼凤论坛_寻花阁论坛全国最权威的快活林

適應大學環(huán)境案例

發(fā)布時間:2015-05-20   作者:心理中心

案例一:高個男生天天哭鼻子
小柳(化名)在杭州一高校念文科,個子高高,很精神,看起來不像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不過說起離家萬里,從撫順到杭州來念書的感覺,小柳說“開始那幾天好想家,想得我天天哭,連飯都吃不下”。 “我是家中的獨子,爸媽很疼我,在家里我啥事不用做,襪子都不用洗。這次考到杭州來讀大學,來的時候坐火車兩宿一天,火車每到一站停一次,就想到離家更遠了,心理特別難受?!毙×綄W校的最初幾天每天都哭,胃口很差,把送他到杭州報到的父母急壞了.

點評
大學新生面臨的第一個巨大變化就是環(huán)境的轉變。不少同學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父母和家鄉(xiāng),從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突然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huán)境,喪失了對家庭的完整的依賴,這種心理喪失感使許多大學新生難以接受和適應,尤其是許多獨生子女以前在家中被父母過度溺愛,獨立能力較差,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則更為困難。

案例二: 沒人管住讀書不適應
計算機系的女生阿雨(化名),雖然也想家,“第一天來了就想回去。”不過沒幾天后,怎么管好自己的生活費,成為她最煩心的事?!耙郧霸诩遥绻X沒有了,就向父母要,從來沒覺得缺錢?,F(xiàn)在一個月還不到,從家里帶出來的2000元現(xiàn)金已經(jīng)快花完了,原來自己花錢這么大手大腳,沒有計劃?!卑⒂隂Q定從下個月開始制訂支出計劃,管住自己的錢包。大學學習也讓阿雨覺得煩惱?!坝悬c不太適應。高中時老師盯得緊,現(xiàn)在沒人這么管,自己還沒學會自主學習,這讓我很有壓力。就說英語,兩個星期的課,英語已經(jīng)講了100頁,現(xiàn)在對課本的熟悉度和高中不能比,感覺有點跟不上進度?!?BR>

點評
大學校園環(huán)境比以往中學的生活環(huán)境賦予個人更多的獨立與自由空間。然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他們畢竟涉世未深,沒有多少獨立生活經(jīng)驗,還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處理好一系列復雜的實際問題,仍然處在一靠家庭、二靠學校的微妙狀態(tài)。在很多時候,他們有獨立的愿望但又對自己信心不足,表現(xiàn)出一定的依賴性。例如,他們入學時大多有親友陪同;遇到困難、身體不適或心情不舒暢時就忙著給父母、朋友寫信、打電話求援;教師不布置作業(yè)、不制定學習計劃就無所適從;起居飲食、日常開支沒有父母安排就手足無措等。

案例三:淡化想家情緒,在新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崔某,女,17歲,南方某大學一年級新生。家庭生活溫馨,在家中排行最小,倍受父母寵愛,家中生活事宜均由父母料理。父母只要她努力學習,不需承擔任何家務勞動,甚至連衣服鞋襪也不用自己寫,。入學后,非常想家,難以適應大學生活,想轉學回去。以下是小崔向咨詢老師的傾訴(在訴說中幾次哭泣):“我后悔不該來這里上大學,我簡直呆不下去了,成天想家。早上醒來一睜眼就想到不是在家里,真不想起床,不想吃飯。但又怕身體垮了父母著急,便強迫自己起床鍛煉、吃飯。在操場上跑步,聽見廣播里放的音樂有“媽媽”之類的歌詞就要哭,一邊跑一邊哭。課間休息和課余在宿舍,到處都聽見這本地人的口音,總覺得是被拋棄到異地來的外鄉(xiāng)人,總感到是在別人的地方,好不自在,孤獨極了。班上組織出去玩,我無論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反而愈玩愈傷心,覺得到處都不如家鄉(xiāng)。而且,看見落葉就想到歸根,想到歸根又想到家。每天晚上熄燈后都在被窩里哭,也不知到什么時候才入睡。周末,看見寢室里的本地同學回家了,更傷心,更難受。我也希望自己快活起來,忘掉家里的一切,強迫自己好好學習。但是,基本上學不進去,又怕自己被淘汰別人笑話,只得以無可奈何的心情整天把自己強塞進課本里面??床贿M書,卻不敢不看。就是望著書發(fā)呆,晚自習也要在圖書館坐兩三小時才能坦然一點。好多作業(yè)沒做,現(xiàn)在成天提心吊膽,擔心期末考試不及格,擔心家里人失望,害怕世俗的眼光。從內心來說,我后悔上大學,也不知道學來干什么。我父母兄姐沒上過大學,不也工作、生活得挺好嗎?老師,我完全沒有了在家時的活躍,沒有了中學時代的豐富多彩和生活充實?,F(xiàn)在只有煩惱―憂愁―煩惱―憂愁。我呆不下去了,我想轉學回去,這兩個多月我可以說是靠回憶和寫信生活著。

點評
大學新生適應問題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每個人面對一個新環(huán)境都需要有一個適應期。有的新生隨著對大學環(huán)境的了解、熟悉以及自我調節(jié),經(jīng)過一兩個月時間便能基本適應大學生活。但是,少數(shù)學生由于沒有在外生活的經(jīng)驗尤其是獨立性差,情感依戀強烈,心理脆弱,適應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像小崔這樣的同學應淡化想家情緒,在新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主動去適應大學環(huán)境。

案例四:我為什么總是留戀中學時代
王某,男,17歲,大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不久,來到咨詢室向咨詢老師訴說自己的苦惱:“老師,我是剛剛入大學不久的一年級新生。進大學前,幻想著大學生活浪漫、幸福,可是來到大學后卻覺得人地兩生。特別是到了周末、假日,看到當?shù)赝瑢W陸續(xù)回家或與老同學團聚,我的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戀過去的中學時代,過去的同學、朋友,過去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甚至后悔不該報考外地的大學,其實我們那里也有不少大學,我們班的好幾個與我要好的同學都在家鄉(xiāng)的大學上學。我覺得大學還不如過去的中學時代好,人長大了上了大學但生活卻沒什么意思,還不如少年時代好玩。老師,您說我這種心理是不是不正常?有沒有辦法改變呢?”

點評
王某出現(xiàn)的這種心理,是大學新生中常遇到的問題。心理學上稱之為“回歸心理”。具體表現(xiàn)是迷戀過去,有一種希望回到過去的心態(tài)。它主要是由于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而造成。“回歸心理”應當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但是如果長期處于一種懷舊、留戀過去的心理狀態(tài)中,會造成學習上的不安心,甚至夜不成眠,形成阻礙學習的心理壓力。所以應盡快地熟悉新環(huán)境、克服“回歸心理”,如去找老鄉(xiāng)談心;多與同學接觸交流;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通過書信或電話與老同學、老朋友或家鄉(xiāng)的親人交流信息、溝通情感,介紹新環(huán)境中的人和事,以減輕思鄉(xiāng)、懷舊的情緒。

案例五:對大學不滿產(chǎn)生抵觸情緒
小G,男,18歲,某高職院校大一新生。自述對自己高考只考了所高職院校一直耿耿于懷,內心很不愿接納這一事實,但又感覺很無奈,只得硬著頭皮來到這兒讀書??墒莵砹酥螅邮?。學校很小,環(huán)境一般,覺得與自己想象中的大學相差太遠。軍訓過后,覺得生活很迷茫、很空虛,無所事事,每天上完課以后不知道該干些什么,于是以閑逛、打牌、看小說、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等方式來打發(fā)時間。

點評
小G由于對高考結果不滿,對目前就讀的大學存在抵觸心理,不能很好地去接納學校以及他那已經(jīng)開始了的大
學生活;心理上產(chǎn)生失望感、無奈感、無聊感等。這一案例在大專學生中比較普遍,一方面是心里對大學的美麗幻想和過高的期望,另一方面他們感到自己現(xiàn)實的處境并不如意,甚至自認為非常糟糕,所以心理上的“落差”很大,難以接受、難以主動積極地試著去適應,有的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以消極的方式應對大學生活。

案例六:我無法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
我是一名男生,今年17歲,來自沿海城市,高中時在重點班讀書,那時我經(jīng)常憧憬著美好的大學生活。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決心在大學里大顯身手。但進入大學后,我覺得現(xiàn)實中的大學和我從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我原以為大學是學習知識、放飛夢想的天堂,沒想到眼前的大學也不過是如此,學校的環(huán)境和硬件設施甚至還不如我們高中,大學的老師、同學也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切的一切,都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相距太遠?,F(xiàn)在,我整天悶悶不樂,沒精打采,全身乏力,根本就沒有心思學習。我擔心這樣下去,自己會發(fā)瘋。

點評
該生主要由于進入大學前對大學充滿美麗的幻想和憧憬,對大學的期望值過高,當他來到屬于他的真正的大學,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大學是那么平凡而普通,甚至還不如高中時代的校園,遠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使他感到失望、沮喪、痛苦、壓抑,從而在心理上排斥和拒絕自己的大學。要解決他的問題,需要明白“想象中的東西總是美好的,而現(xiàn)實卻永遠是有缺憾的。”理想與現(xiàn)實是永遠有距離的。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期望值,保持樂觀心態(tài),接受現(xiàn)實,試著去融進周圍的環(huán)境,去發(fā)現(xiàn)大學生活中有價值和意義的事物,真正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

案例七:小Z,女,某著名高校一年級新生,來自大西南一個偏遠山區(qū)。主訴自進入大學以后,她很難與周圍的環(huán)境和同學融合在一起。她有早睡的習慣,可同室的同學晚上十一二點還在說話、聊天,弄出很大的聲響,她又不好意思說,后來她就經(jīng)常失眠。晚上睡不好,白天學習頭腦昏沉沉,不少課程原來學得就有些吃力,這下就更聽不懂了。她說話帶有濃重的家鄉(xiāng)音,同學經(jīng)常嘲笑她。許多大家都知道的事她不知道,許多她知道的事大家又覺得好笑。學業(yè)上也和周圍同學差距太大,尤其是計算機,城市來的同學操作得非常熟練,而她卻什么都不懂,有時候問同學,他們就一副瞧不起的樣子。有一次,宿舍同學一起用英語會話時,她插了一句,同學立刻為她的鄉(xiāng)音大笑起來。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到大學來接受這一切羞辱。她非常想回到家鄉(xiāng)去,因為在那里沒有人會瞧不起她。當她和以前的朋友訴說這種苦悶時,他們都不理解,覺得她考上了這么好的大學還有什么好煩惱的呢?“我現(xiàn)在一想到家就會哭,我從來沒感覺到如此自卑和孤獨。我感到自己是全校最自卑的人。”小Z忍不住又哭起來,她覺得無比困惑,她不明白為什么昨日的風采竟會這樣快地消失,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與大學格格不入,她不明白自己這樣活著到底為什么……

點評
小Z的問題屬于大學環(huán)境適應不良,首先由于客觀生活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由偏僻落后的農(nóng)村來到現(xiàn)代繁華的都市,生活方式、語言習慣、經(jīng)驗見識等的差異讓她心理感到很大壓力;其次,她由以前環(huán)境中的佼佼者到大學環(huán)境中的艱難處境,讓她從心理上的優(yōu)越感跌到現(xiàn)在的自卑感,再加上學習的壓力以及昔日朋友的不解,讓她對現(xiàn)在的大學生活感覺非常痛苦,無法適應。

案例八:小C,某重點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成績很好,講話流利,思維敏捷。他在與咨詢老師會面時非常堅決地說:“老師,我想退學。雖然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學,但我感到大學和中學實在沒什么差別,老師的講課甚至比中學還要枯燥,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在校園呆著沒意思,每天忙著做作業(yè),學的全是不實用的東西,浪費我的時間,無聊。

點評
小C對大學生活的意義缺乏了解,缺乏主動進取,進而找不到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和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大學學習無論在學習任務、學習內容還是在學習方法上與中學學習都還是存在很大不同的。在大學學習,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在群體中發(fā)展自己;必須學會了解社會、接觸社會、融入社會;還必須注重自己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豐富自己的內涵、個性和道德修養(yǎng)等。小C反饋說:“我真沒想到,我在這里原來有這么多有意義的事做呢,學習書本知識不是大學學習的唯一?!焙髞?,小C果然從各個方面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參加自己有興趣的各種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他越來越發(fā)現(xiàn)在大學里有許多事可以做,再也不覺得無聊和苦悶了。

案例九:調整心理落差, 適應大學環(huán)境
? 李某,女,18歲,北京某重點大學一年級學生。來自某省一縣立中學。父親為縣里某廠負責人,母親在農(nóng)村務農(nóng)。家中有一弟讀初中。李某中學時在班上名列前茅,初中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高中擔任班長,深得老師的信任和同學的羨慕。高考成績突出,數(shù)學滿分,被錄取在學校的一個熱門專業(yè)。接到錄取通知書后,非常得意,決心在大學學習中大顯身手,保持在中學時的優(yōu)越地位。但入學近一個學期的學習中,學習成績在班上屬中等位置,軍訓時因動作不標準受過多次糾正,宿舍人際關系也不太融洽,在班上未擔任主要干部,任團小組長和宿舍室長。其中考試成績一般,情緒低沉,決心在期末考試中與班上同學一決高下,但期末考試科目較多,自己在復習時情緒很不平靜,學習效果不佳,看書時注意力難以集中,讀過的內容記不住。為爭一口氣,連連開夜車學習,造成心動過速和失眠。在期末考試開始一周,來到了心理咨詢室。

點評
李某的問題仍然屬于大學新生適應期的心理問題。這一案例在大學新生適應過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被高校錄取的學生在中學一般都是同學中的佼佼者,但進入大學后不一定都能在班上繼續(xù)名列前茅,多數(shù)同學都會排在中等位置,有的同學成績還會暫時落后,這些同學在情緒上很可能有明顯的起伏波動。另外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方法也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在學習上增強獨立性、克服依賴性才能邊被動為主動。因此,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后要學會調整心理落差,合理安排學習、轉變學習方法,以更好地適應大學環(huán)境。

案例十:在經(jīng)濟拮據(jù)的情況下如何堅持學業(yè)?
白某,男,20歲,某工科大學大一學生。自進入大學以來,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自本學期開學以來常憂郁、苦悶、孤獨。學習注意力很難集中,記憶力下降,成績非常不理想。近半年來,夜間盜汗,難入睡,易驚醒。白天頭昏,四肢無力,常感胸悶、心悸。來校心理咨詢前去醫(yī)科大學專家心理咨詢門診診斷為神經(jīng)衰弱。專家除給予咨詢和藥物治療了解到白某的心理問題主要由經(jīng)濟問題引起。
白某向咨詢老師闡述道:我來自貧窮山區(qū)。父親在我?guī)讱q時就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將我們三個孩子養(yǎng)大。為了我多讀些書,哥哥姐姐初中未畢業(yè)就輟學了。哥哥近三十歲才成家。姐姐出嫁了,但去年又患了重病,借了幾千元醫(yī)藥費,病還未痊愈。現(xiàn)在家中只有六十多歲的多病的老母親。有好多事她干不了,經(jīng)濟狀況更不好了。我上大學后,除了親戚和哥哥給點資助外,沒有固定的經(jīng)濟來源,每月只能靠30元貸款維持學習生活。有時要交一些費用時,我就得苦苦地考慮怎樣才能交夠這份錢,時常被經(jīng)濟問題弄得心神不安。所以,這一年多,我基本上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很多時候學不進去。這樣,我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
成績不理想,又覺得很對不起親人和家鄉(xiāng)父老。由于我是解放以來全村唯一的考上大學的學生,所以在來上大學之前,老鄉(xiāng)們特意湊錢給我放了慶賀電影。當時,心里很激動,決心好好學習,還想爭取考上研究生。我為如今這種學習狀況內疚,憂慮,有時感到自己簡直是個低能兒。
為了不辜負父老鄉(xiāng)親的期望,能完成學業(yè),我下決心節(jié)衣縮食度過經(jīng)濟難關。我一周只吃一份菜;進大學后沒買過新衣服,人長高了,衣服穿上又小又短;班上開展的要花錢的活動,如郊游、生日宴會等,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平時盡量幾角錢甚至幾分錢??蛇@樣一來,有的同學嘲笑我,譏諷我,說我“農(nóng)村來的就是小家子氣”,“吝嗇”,“沒有小伙子的瀟灑氣度”。每當這時,我就只能用苦笑來回答他們。但我感到這是對我的自尊的傷害,人格的侮辱。我心里很氣,但也只能苦澀地咽下去。由于我的經(jīng)濟條件差,參加集體活動少,有些同學又指責我不關心集體。我委屈、苦惱、孤獨、自卑,常常嘆息命運對我不公平。去醫(yī)院,醫(yī)生說得了神經(jīng)衰弱。

點評
白某的心理障礙及神經(jīng)衰弱主要由家境不良,經(jīng)濟窘境導致生活、學習困難并產(chǎn)生了心理上的煩惱,再加上父老鄉(xiāng)親的重負產(chǎn)生的委屈感,受辱感,不公平感而形成的綜合反應。要解決他的問題,一是要通過討論分析,調整現(xiàn)有的認知結構,如如何對待自己的“窮”、認識經(jīng)濟窘境的雙重作用以及學會用樂觀的態(tài)度正視挫折和逆境等;二是要幫助他改變不利的心理環(huán)境并創(chuàng)設一個較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如建議他多參加體育運動及體力勞動、做睡前放松訓練以改進睡眠,課余打工或做家教以緩解經(jīng)濟壓力,同時在征得他同意后為其爭取班級及系部給予一定組織上的幫助以解決實際困難。

案例十一:環(huán)境突變導致心理失常

余某,男,某交通大學一年級學生。新生進校第三周,由同學陪同來到校心理咨詢室,同學介紹說:“他家住在貧困山區(qū),父親是抗美援朝三等殘廢軍人,專業(yè)后回鄉(xiāng)務農(nóng),母親身體也不好,兩個弟弟,一個曾患腦膜炎生活不能自理,經(jīng)濟上實在困難?!倍救藙t一副漠然的樣子,只說經(jīng)濟上太困難,要求退學。咨詢老師經(jīng)與系部商量,為他提供了助學金,基本解決了經(jīng)濟上的問題。
十多天后,又找到咨詢老師,堅持要退學,經(jīng)反復詢問才知他最近心情緊張。晚上睡不著睜著眼東想西想,偶爾睡著一下也會做夢,嚇出一身冷汗,白天昏昏沉沉,上課聽不進,作業(yè)不會做,說這樣下去考試肯定不及格,被開除回家沒臉見人,不如自己退學好。經(jīng)過咨詢老師與他分析交談,建議他先讀到其中考試,那時看情況再說,他勉強同意。
過了幾天,其舍友慌慌忙忙跑來說,他正在打背包,說要走。咨詢老師立即趕去,見他已收拾好行李正準備動身,咨詢老師好言勸他實在要走的話也等明天辦完手續(xù)再走。第二天,系領導與咨詢老師找他談,問他多少句才勉強回答一句,原來他并未征求家里的意見,回去干什么,今后如何安排等一概不知,對于安慰、鼓勵的話根本聽不進,只是一個勁地流淚,說要退學。

點評
該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偏執(zhí)行為,已不能正常學習,遂將其先送往精神病醫(yī)院看病。醫(yī)院診斷為嚴重焦慮引起的精神異常,需住院治療。在其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康復期間,校心理咨詢老師一直在幫助他,主動為他提供咨詢服務及為他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一年后,該生完全痊愈,又成為了一個健康人,并主動要求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