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心理咨詢師賀頓,面對有著復雜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她要做出專業(yè)的、成熟的應對,這與她的年齡可能不一致,但在這個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秘密。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賀頓原本很難與男性親近,到后來能夠擁抱愛情、收獲友情。
郭峰說:“我們希望吸收原著的精髓,一個很重要的理念是,治愈別人,最終治愈自己;另一個理念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只是外求于人,還要內(nèi)求于心,要自己幫自己?!?
郭峰透露,劇中的 10 個案例,全部都有解決方案,“沒有一個案例是為了制造焦慮,沒有一個傷口不被縫合”。郭峰打了一個比方,你看劇中的外科醫(yī)生給病人動心臟手術,自己的心臟病是不會好的;但你看到與自己類似的心理問題,在劇中被療愈,也許是能得到啟發(fā)的。
影視劇不是教科書,底線是不誤導,上線是可治愈。
有觀眾說,看出了一點懸疑劇的感覺。朱歷回應,“你沒看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謎”。
“有一本心理學著作名叫《診療椅上的謊言》,這本書在《女心理師》中也有講到。”朱歷說, “很多來訪者在咨詢室未必會說真話,咨詢師要根據(jù)他說話時候的情緒,來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咨詢師不用辨別來訪者說的是否真實,只需要關注情緒是否真實,再進一步解決情緒的來源?? 這個過程就像破案?!? 朱歷看過一本心理咨詢師寫的書,說咨詢師和來訪者最好的關系,就是咨詢師成為來訪者的鏡子,他在引導別人的同時治愈自己,這是雙方關系最美妙的時刻。 (譚文穎 摘抄 中國青年報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799372091267893&wfr=spider&for=pc)